15岁成棋后18岁上北大,26岁成大学教授,但背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发布时间:

2020-08-04 08:15:38

类型:

综合体育

来源 :nba录像吧

分享职场故事,交流职场经验,欢迎关注“闫湘”。

出生于1994年的侯逸凡来自江苏,是一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15岁获得世界女子国际象棋锦标赛冠军,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棋后。18岁特招进北大读书,24岁取得牛津奖学金,26岁受聘担任深圳大学教授。她的人生一路开挂,令人羡慕,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01 她5岁下棋,15岁成中国最年轻棋后

侯逸凡的象棋天赋很早就显现出来了,5岁那年,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跳棋,侯逸凡的手速和反应速度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同年,小侯逸凡被父母送进少年宫学习棋类运动,小姑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际象棋,只因为棋子的造型很吸引人。

有了专人指导,侯逸凡的技术突飞猛进,家里人非常重视,不愿埋没了她的天赋。侯逸凡的母亲毅然辞职,带着她远赴山东拜师,那时的侯逸凡还只是一个小学生。

15岁成棋后18岁上北大,26岁成大学教授,但背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1)

她常常说,不喜欢别人称她为天才,侯逸凡把自己成功的原因归为运气和反复训练。但事实证明,这位国际闻名的象棋大师太过谦虚。

名师的指导令小小年纪的侯逸凡彻底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在国际象棋的历史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3岁,特级女子大师。15岁,最年轻的中国棋后。17岁,卫冕世界棋后。侯逸凡的人生走上开挂之路,她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国际象棋的里程碑上。

《纽约时报》称赞,一个年轻女孩,影响了全世界。这个中国女孩,用短短的十年书写了属于她的不朽传奇。

02 18岁进北大,现成深圳大学最年轻正教授

优秀的侯逸凡在国际象棋这条路上走得顺风顺水,但早有打算的她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去北大读书。

竞技场上瞬息万变,很多棋手都担心自己的世界排名下降,不愿分心去做其他事。但倔强的侯逸凡却有自己的想法,一路走来,她早就下定决心不会轻易放弃学业。

15岁成棋后18岁上北大,26岁成大学教授,但背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2)

甘愿付出排名下降的代价,侯逸凡还是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她憧憬已久的北大校园。在北京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侯逸凡潜心学习,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时光。这四年时间里,侯逸凡表现突出。学术方面,她两次获得北大学科综合测评第一名,比赛方面,侯逸凡不仅排名没有下降,还在世界国际象棋的竞技场上屡获佳绩。

2017年,侯逸凡因为出色的学术成绩和整体表现荣获罗德奖学金。2018年,她带着奖学金远赴重洋,前往英国求学,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修儿童发展专业。2020年,侯逸凡被深圳大学特聘为正教授。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孩,终于完成了她的学术梦。

在那些兼顾学业与比赛的日子里,无法形容的辛苦只有侯逸凡自己知道。走出国门,站在国际赛场上,她发现了更多更有天赋的选手。侯逸凡总是强调,自己离天才还差得很远,帮助她获得成功的,只有努力这味苦口良药。

03 最怕别人比你优秀,还比你更努力,面对这类人,我们该咋办?

年仅26岁,受聘成为深圳大学正教授,侯逸凡的成就令人钦佩。如此优秀的人,还在成功这条路上夜以继日地奋力前进,面对这样的天之骄子,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自处呢?

15岁成棋后18岁上北大,26岁成大学教授,但背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3)

第一、学习他的思维方式

自怨自怜绝不可取,优秀的人永远值得学习,学会他的思维方式,其中一些思维方式完全可以运用到职场中来。同一个难题,有千百种解决方式,优秀的人总能以最出乎意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反映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

职场中,出色的领导者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有相似点,大局观就是其中一个。优秀的人总站在山巅,考虑问题看得长远,不拘泥于眼前利益,考虑未来的发展。例如棋后侯逸凡,她愿意放弃一些训练时间来读书,因为她明白,读书能够塑造人生改变想法,也能让她在下棋时更有信心。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值得学习的。

15岁成棋后18岁上北大,26岁成大学教授,但背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4)

第二、学习他的时间管理技能

优秀的人往往是勤奋的,他们没有浪费生命中的每一分一秒。那么普通人如何成功?学习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技能就是一条捷径。

学习他的时间管理技能,合理安排任务,提高效率。人的大脑十分复杂,处理不同的任务需要调动脑内不同区域。科学的时间管理可以充分开发大脑,转换区域,让人在相同时间内处理多项任务也不感到疲劳。

学习时间管理技能,有舍有得。时间总是有限的,任何人都没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事情,每当这个时候,学会舍弃就尤为重要。优秀的人明白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在有些不能帮助提升自我的事情上,他们往往不会再去安排时间。这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很多人并没有这种能力。

15岁成棋后18岁上北大,26岁成大学教授,但背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5)

第三、把他当作人生目标,不断模仿、努力,你早晚也很优秀

面对一个优秀的人,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你变得同他一样优秀,那就是模仿。人人都说成功无法复制,这句话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复制成功者的具体行为、动作当然会一败涂地,很多机会都只有一次不会再来。职场中应该复制的是成功者的行事风格、思维方式和永不放弃的恒心。

通往成功的路千万条,所有人要做的,不是跟在成功人士的屁股后面走他的老路,而是模仿他的方法,开辟一条属于自己新路。把优秀的人当作人生目标,当作微光可以穿过黑暗大海的灯塔,循着光不断前进,你也会有成功的一天。

面对优秀的人,自惭形秽非常正常,但绝不能沉溺其中,消极生活。反而应该拿出勇气,去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习他的思维方式,时间管理技能,把他当作人生目标,不断模仿和努力,早晚有一天,你也会变得同样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