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7家俱乐部离开还历历在目 中国足球的寒冬这一次真的来了

发布时间:

2021-01-07 09:54:25

类型:

足球资讯

来源 :nba录像吧

寒风,呼啸。

这个冬天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注定不平凡。在去年12月14号有关“限薪”“改名”的政策出炉之后,中国足球圈就没有消停过。

一个个大牌相继离开,一家家俱乐部为起个名字急得抓耳挠腮,一位位赞助商当了甩手掌柜。

尽管现在的中国职业联赛处在休赛期,但这样的休赛期比比赛期还要热闹。

寒冬再次来袭这次又会有谁挺不住

权健的东窗事发,让天津权健这支球队几经波折后变成了天津天海。这支曾经一度和广州恒大分庭抗礼的豪强,在2019赛季勉勉强强躲过了保级线的追杀。

在2019赛季之前,天津天海同广州恒大来了一次地震级的交易,加之彼时所谓国家集训队概念的流传,让外界误以为天海的本质就是一支披着俱乐部外衣征战中超联赛的国家集训队。

去年17家俱乐部离开还历历在目 中国足球的寒冬这一次真的来了(1)

天海与恒大的交易当时震惊了足球圈

后来的事实证明,天海同国家集训队没什么关系。在那个赛季结束后,天海人要做的不是去庆祝劫后余生,而是想着如何能够让自己活下去。

相比起权健时期的财大气粗,天海的腰包显然没那么富裕。于是在2020年3月5日上午,天津天海足球俱乐部发布了《关于拟对外零元转让天津天海俱乐部全部股权的公告》。表示以0元转让俱乐部的100%股权,当时俱乐部的估价约为6.5-7.7亿元人民币之间。

去年17家俱乐部离开还历历在目 中国足球的寒冬这一次真的来了(2)

2020年3月13日,万通与天海完成了转让。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万通最终只能以赞助商的身份为天海提供赞助,而自己并没有俱乐部在重大事务面前的决定权。这对于掏腰包的新东家来说,显然不公平。

更何况,0元转让股权只是一个噱头,“接盘侠”还需要负担着天海俱乐部昂贵的债务。

于是当年的5月8日,万通与天海谈崩。紧接着,天海官方宣布解散。

天津天海不是2020赛季里唯一一支退出中国足坛的职业球队,但绝对是这其中最有名气的。2020年,有17支球队退出了中国足坛。这其中,名气比较大的,还有上海申鑫、广东华南虎、大连千兆、延边北国等球队。

这些球队退出,是因为没有交工资奖金确认表——尽管中国足协一再推迟所谓的上交时间,但是这些俱乐部就是没钱。

现在,中国足协要求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在今年1月29日17点前递交工资奖金确认表。那些财大气粗的大俱乐部自然不会有什么畏惧,而本身就无米下炊的小俱乐部肯定会“哆哆嗦嗦”。

中国足协在尽最大努力让“欠薪”二字消失在中国的职业足球联赛中。当然除此之外,这份确认表也是去看各俱乐部对于限薪令的执行到底怎么样。

改了名就安全?无数个万一在后面等着

万通与天海谈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万通没有俱乐部在重大事务面前的决定权。但现在,中国足协的一纸命令,让所有球队的名称禁止含有商业元素。

比如上海绿地申花是由绿地集团操控,所以名字里不能有“绿地”;北京中赫国安的名字同样触及了足协的红线,“中赫”说的是中赫置地有限公司,而国安指的是中信国安集团公司。

去年17家俱乐部离开还历历在目 中国足球的寒冬这一次真的来了(3)

以国安举例,俱乐部自然想保住国安这块金字招牌,御林军的拥趸自然也是想要让“国安国安北京国安”的口号继续响遍全国甚至全亚洲。至于中赫二字存在与否,他们并不怎么关心。

中赫的决策者们,肯定不高兴,但现实却是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这里面闹得最欢的,自然是河南建业。当俱乐部拟更名为洛阳龙门时,一大批曾经建业的死忠用各种方式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单纯从名字来看,一支“省队”变成了“市队”,这自然让建业的支持者接受不了。而矛盾的起始点在于,建业曾经公布了10个新名候选供球迷投票,但压根没有“洛阳龙门”这一选项。

去年17家俱乐部离开还历历在目 中国足球的寒冬这一次真的来了(4)

显然,洛阳市政府给出了巨大的支持,才让建业有了从河南变洛阳的想法。这其中,有一条颇为吸引眼球——洛阳师范学院承诺全力协助通过海外合作办学方式,解决建业俱乐部一线队和U23预备队的学历(二类本科)教育问题。

一边是中国足协的高压,一边是球迷的不满。夹在中间的俱乐部,其实日子并不好过。

对于建业改名一事,记者也曾经联系到一位“德高望重”的球迷代表。只不过,人家给出的答复是,在这样敏感阶段,任何言论都有可能被理解为是“带节奏”。

鲁能方面,亦是如此。在不久前传出的有关山东鲁能更名为山东泰山不通过的小道消息流传出来后,鲁能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当下的信息仍然要以“官宣为准”。

敏感,太敏感了。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袁晓强那个观点倒是很正确且很令人担忧——万一,下一届洛阳的领导班子不喜欢足球了,咋办?

那个走完百年里程碑四分之一的河南建业,被中国足协以打造“百年俱乐部”的名义“强执”了。

而就在码这篇文字的时候,手机推送发来了新的消息——多个建业球迷组织将在航海体育场门口集体发放印有“捍卫河南,只有建业”字样的车贴,用这样的方式去守护建业。

原本只以为守护建业就好,但现在有可能连河南都守不住了。

在这个背景下,有人提出了所谓的德甲拜耳条款——如果一家企业连续20年经营俱乐部那么他可以完全拥有球队。用这样的条款去类推,如果这支球队的名称超过了20年,那么将不用中性化改名。

这样的声音,不知道足协能不能听得见。

朝令夕改15家赞助商不玩了

《足球报》前两天的一篇文章,又触痛了痛点。在2020赛季中超赛程全面缩水、大多数比赛空场进行、明星大牌离队的背景下,16家中超联赛的赞助商集体站到了对立面——除了一家赞助商经过谈判支付的费用外。其他都拒绝了足协提出的条件。

这也不是赞助商第一次和中国足协闹掰,早在2002年,百事可乐就因为不满当时的政策退出了甲A冠名权的赞助。

正如同“天海之死”一样,当时的天海并非身无分文,而是有很多钱被拖欠。这其中包括球队在2019赛季赢得的超过6000万人民币的分红。但这笔钱直到天海解散,也没有完全拿到——足协方面没有收全赞助费。这也就意味着赞助商和中国足协的关系,在2019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隔阂。

去年17家俱乐部离开还历历在目 中国足球的寒冬这一次真的来了(5)

艾比森、中国平安、耐克、上汽集团、天猫、DHL、壳牌、崂山啤酒、泰格豪雅、百岁山、东鹏特饮、体奥动力、疯狂体育、体育之窗、东方IC、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19赛季的16家中超赞助商如果都不玩了。那中超又是一个什么局面?

金元化足球的时代结束了,那曾经80亿的“身价”让中超一夜之间享誉全球;可当泡沫逐渐吹散之后,却是“心忧炭贱愿天寒”。

中国足球的寒冬,这一次真的来了。